第88章第 88 章(2 / 2)

宋穿之懒皇帝 痒痒鼠 3102 字 2个月前

展昭和白玉堂对视一眼,笑的欣慰又乐呵。他们还以为官家对于搬家没有触动,原来又是慢半拍的反应。

离开了汴梁,不说这些土生土长的汴梁人,就是他们这些外乡来人也是满心的不舍和伤怀。

午时四刻停下来用膳的时候,情绪还很低沉的官家看到爹爹和嬢嬢的情绪都好了很多,放下了心。又听到亲爹娘都要各自用膳,也就欣然同意。

“下午我也骑马,好不好”圣人给他俩盛了两碗汤出来,满怀期待的问。光是想着和官家一起并马齐驱的画面,她的心里已经在雀跃欢呼。

官家自是满口答应,“坐马车颠簸的很,坐久了也累,可以和骑马轮换着来。”

“我们的马车需要改进,只是现在广备处忙不过来,人手太缺。如果有个像诸葛亮制造的那个,可以自己动的木马或者自己升空的孔明灯就好了。用木马或者孔明灯驮着人应该比马车好很多。”

官家始终记挂着要弄一个可以代替马匹的自动行进工具出来,圣人很是鼓励的说道:“当年墨子先生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飞一日而败。后来鲁班先生用竹子改进,飞的更高。虽然这些手艺都失传了。可是既然前人能够做出来,我们也应该可以。”

“倾倾言之有理。”官家拿了一个馒头在手里,在心里想着怎么搜罗培养人才扩充广备处的事儿,“虽然诗词歌赋很重要,可是衣食住行才是人生活的根本,我们不光要把前人的东西再研究出来,还要发扬光大。”

“会的。”圣人看向他的目光里全是信任。

官家懒懒的笑,小媳妇真可人。

下午的时候,圣人迫不及待的骑着她的望云骓和官家并排而行。虽然官家一上马就闭目养神,好似睡着的样子,可她还是很开心。

望云骓虽然被圣人称为小白马,其实也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一样的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这样的马有个讲头,名唤“踢云乌骓”,跑起来好像白云飞地一样。

当初一心要收复它的各族儿郎们都对它又爱又恨,知道它长的很像西楚霸王的乌骓马,还是给它起名望云骓。

两匹黑色的宝马,一身儿白色骑装的官家和一身儿红色骑装的圣人一起行进在宽阔平整的官道上,和蓝天白云、轻风暖阳、花草树木融合在一起,这画面美好的让人目不转睛的看。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他们都掀开车帘子围观,年轻的女郎们都勾的心痒痒,她们也想骑马。长辈们面对她们恳切的目光,也不忍心拘束她们,干脆把她们都放出去骑马走在自己马车的一边。

于是他们这一行就在女子们的加入下变得缤纷多彩,原本单调乏味的赶路变得趣味异常。还别说,还真的有在这一路上因为眉目传情而成功定情的年轻男女。

长辈们对于这个现象非常的乐观其成,他们也曾经年轻过,虽然老了变得保守很多,可也不是不通人情的老古板,儿女们能够自己找到合心意,门当户对的伴侣省了他们的操心,他们非常开心。

官家顾虑着队伍里的老人,特意选了一条平坦而无险阻的路线。他领着祭祀的队伍途经中牟、郑州、荥阳、巩县、偃师等地,绕道陵区之西北经平原而折东进入高原。因为仪卫队伍过于庞大,又加上两天的阴雨天速度放慢,一直到十月初七这天才终于赶到巩县。

巩县处在郑州和洛阳之间,陵墓群就在洛阳北侧的邙山下。东西绵亘的邙山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白居易有诗写到“北邙冢墓高嵯峨”,只因为邙山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

树木森列,苍翠如云的北邙,南边有嵩山,北边有黄河,南边高、北边低,按照唐代的选葬法,这叫山高水来。

虽然当年太=祖皇帝定陵北邙有迁都洛阳的意思,但是北邙的风水却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他和淳朴的百姓们一样相信,这块山清水秀、地气上冲的身后之地,会给赵家的子孙们带来无限的富贵安康。

宏伟的宋陵陵园及其附属建筑,建制大体继承唐制,都是一样的布局--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为鹊台、乳台、神道列石、、、。上宫、宫城、地宫、下宫组成的宫城和袝葬的陵墓被称为“兆域”。兆域内种植大量的松柏枳橘等树木,禁止采樵放牧,警卫森严。

整体上看,虽然没有唐陵气势恢弘、巍巍壮观,但也是肃穆幽静、震撼人心。

围绕陵园的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官等。陵园内种松柏,陵区四周种值枳橘,横竖成行,四季长青。神道两侧是对称排列的石刻造像,自南向北有望柱、象与驯象人、瑞禽、角端、马与控马官、胡、羊、客使、武将、文臣、、、。

自知时间紧张的官家没有去拜会这些庙宇,宣祖皇帝的永安陵,太=祖皇帝的永昌陵,太宗皇帝的永熙陵,真宗皇帝的永定陵,这四座陵墓是他的主要祭祀目标。其他的大臣们陪着官家祭祀了四位前帝王后,又去拜祭他们的祖宗们。

高怀德、蔡齐、寇准、杨六郎、赵普等等忠臣良将俱是葬在这里。

太上皇看着自己已经建好的陵墓,眼泪又冒了出来。太上皇后也很伤心--皇家、曹家的祖先都在这里,而她将来却要葬在燕京周围了。

官家望着这个风水宝地,突然莫名的伤感。

就听他对着圣人慢吞吞的问道:“倾倾你相信风水吗百姓们都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是为风水轮流转。风水宝地也应当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