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3)(2 / 2)

汉贵女 三春景 4597 字 2个月前

按照这个说法,她也算是编委会的顾问之一,可以参与到编委会的工作中。这并不是官职,实际上,也确实有女子在这个位置上,所以她也不算扎眼有的名士精心教育子女,女儿并不比儿子差的也有,在传承稀少的情况下,大家也不好挑剔对方是男是女了。

陈嫣这个身份和她所做的工作其实并不相符,不过大家都能领会精神。说白了,这就是天子给陈嫣过明路,没人不懂。

这个时候看遍整个朝廷,能做刘彻代理人的,要么是天子御用的学者,要么干脆就是官员。

关键是,即使是天子御用的学者,也有门户之见,不可能公正客观地看待各个学派,如此仲裁地合适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而官员,虽然能够淡化自己的学派出身,稍微公正一些,可他们的专业性又是一个很受怀疑的问题。

比如公孙弘吧,他刚刚从左内史上升职了,如今是御史大夫,这可是三公了

他是有名的学而优则仕,学者从政,他是最佳代表之一。毕竟当初举孝廉,他被推荐来长安,可不是只靠他的孝顺然而,即便是他,真正的大学者们都是看不上眼的

无他,纯粹学术水平来说,他确实无法在顶尖那一撮站住脚。

公孙弘有天赋、肯下苦功,当年牧猪读书的事情外界不知道吹了多少遍了然而一个事实就是,他读书发奋很晚,读书的时候也不能真的专心于读书。这种情况下,就算再有天赋、再努力又怎样难道其他人就不努力,就没天赋了

事实就是,华夏自古人多,争到精英那个级别,谁都是极端努力的,拼的就是与生俱来的一点点微乎其微的天赋差别。

公孙弘的天赋有多高暂且不论,但他基础差却是明摆着的。两个学者,同样有天赋,同样努力。然而其中一个从小刻苦打基础,青年时代也能够专心认真读书。而另一个,少时只当是一个小吏培养,好不容易中年发奋了,却有生计上的忧虑,不得不一边谋生一边读书。

不得不说,后者会更有社会上的经验,运用知识做实事的时候或许更有优势,情商也会更高。但就学术而论学术,肯定是前者水平更高啊少年时代、青少年时代,这都是学习的最佳年纪,记忆力、反应能力等等都在巅峰,之后再学习,总归不如更别提积累上的差别了。

而这样的公孙弘,已经是学术水平最高的官员之一了。

相比之下,陈嫣就不同了。她从小在未央宫长大,是刘启膝头启的蒙后来跟着刘彻蹭这个时代最高的师资力量。后来也因为刘彻的关系,在不知道多少名士学者学习,这些学者的课有钱都上不到然而对于陈嫣来说却是想听就听

陈嫣又有上辈子的一些余泽,各种因素叠加,她的基础绝对是顶尖的再加上她的眼界,她那总能与众不同而又很有见地的视角,哪怕单纯论学术水平她都是不低的了。更何况,她还不拘于学派不存在了解儒家却对法家一窍不通,或者对墨家、道家了解寥寥的情况。

说实话,在陈嫣之前,也有其他人试图去做这个仲裁工作,只是总是难以服众。要么是话语不够有力量,要么是水平不够,再不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学界的利益相关群体,总会让人怀疑是在为自己的学派谋私利

直到找到陈嫣,这件事才算是解决了

虽然大家依旧免不了各种不对付,陈嫣的协调也不见得每次都有用。但总算是有一个大家大概认可的协调方法、协调人了,这让编书这个项目就算是磕磕绊绊,但到底是继续下去了。

其实,陈嫣混在编委会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她是为了最后的成品。陈嫣多多少少有些强迫症,这个项目是从她而起的,她也是真的想做出一套经典丛书来,所以对出版时的很多东西都有自己的想法。

不过出版单位不是她,而是少府的印刷作坊她想保证自己的项目最终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也只能积极涉足其中了。

好在这会儿还在诸多工作的起始阶段,还远不到付梓印刷的时候不然陈嫣只会更忙碌

而除了编委会的工作,另一方面,陈嫣还有自己集团的工作要做编委会和集团,随便一个单独来,都不可能工作量大到让陈嫣有案牍劳形这种感慨。毕竟这个时代工作节奏慢,她自己又是一个善于分配工作的boss,留下来自己亲历亲为的工作真的不多

平常集团的日常工作其实不多,陈嫣就是一个人形印章而已,负责盖印同意。除了偶尔不同意,然后给下面的人一点儿指示,她可以说是嘛事儿没有

但真的需要陈嫣认真工作的时候,也是真的需要

正经来说,现在陈嫣的整个集团其实是对她过于依赖的。说句不好听的,她要是意外死了,集团不说立刻完蛋,也会陷入到相当大的动荡中,最终分崩离析一点儿也不奇怪。

有的时候也不是真的需要她做什么,她就在那里,就是一根主心骨这个时代的人需要一根主心骨类似的,就和这个时代的老百姓需要皇帝一样。如果哪一天有人推翻了现有的王朝,而不自己当皇帝,反而选主选举,又或者共和执政,下面的人首先就是无所适从。

另外,陈嫣也是真的有用,很多时候做抉择只能她来。而决定开拓什么业务,小打小闹也就算了,等级一旦高起来,就必须有陈嫣来把关,或者这本来就是她推动的业务。

这不是陈嫣抓权不放,而是站在她的视角,她是后人看古人在很多事情上她可以避开弯路,甚至带领集团走捷径她知道什么是没前途的,什么是有前途的

她当然可以选择培养新人,让大家不仅仅是依赖她,而是能够自己独立搞定一切。

但关键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的精准判断力、极高的业务水平、神一样的启发能力,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而且她也知道,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达到她这个程度,她这完全是提前知道了答案,照抄

她只能尽量培养人,却始终没办法让自己的能力退休。

至于说不用自己的能力,这就不可能了她总不能明知道某条路是个坑,还眼睁睁看着集团去跳吧不能明知道又一个办法多快好省,还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看大家上马那个一点儿也不好用的吧

只能说,她知道自己下场的坏处。但是相比起这样做的收益,这样的坏处就变成不得不承受的了。

而现阶段的集团,就是非常需要陈嫣的时候。一方面,白纸业务进入到了全国大布局阶段不同于历史上的白纸,花了数百年时间才真正做到掌控了市场。此时的白纸,一出来就技术成熟,几乎没有弱点相对于旧有的书写材料来说。又有权力刘彻和资本陈嫣双方面发力推广,推进速度可以说是快的惊人

另一方面,海运号的事情更是不能轻视对于陈嫣来说,海运号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前些日子,海运号的信件送来之后,她就等着人送来商队从罗马得到的财宝了。

本来她是想回不夜的,反正这个时候也过完冬节了,她都在长安呆了一年有余了,回大本营看看也是应该的。然而,母亲刘嫖和姐姐陈娇极力挽留,再加上编书的项目正是千头万绪的时候,刘彻也以这个理由留她这件事上刘彻有私心,但这个理由本身又是确确实实的。

最终她留了下来,也发急报去了齐地,让不夜那边的人把东西给她送过来。

罗马那边得到的书籍,因为来不及翻译,只送了书目和说明大致内容的信件过来。因为不夜那边有罗马学者们,所以很快可以做出这个。至于各种特产,包括植物种子、幼株之类,则是送了样品来。

至于大部分的,都留在了不夜那边。毕竟农家的人就在那边,拿到这边来,陈嫣除了看看,判断一下前景,也没有太大用处了。

而和这些东西一起送到的还有另外一封很长很长的书信,书信是裴英亲笔写的说实话,以他的风格,写这样的长信也是极端少见了

也正是因为这封书信,陈嫣的工作陡然之间大增,,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