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鹿鸣(6)(1 / 2)

汉贵女 三春景 4058 字 2个月前

陈嫣重修长安的计划很好, 但是在这个计划中还有一些让人怀疑的地方。在最开始的震撼之后,从刘彻,再到手下重臣,皆对此有一些疑惑陈嫣当然也是一一对此做了解答。

首先, 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这么多房子真的有人买吗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因为陈嫣在报书里就提到过。或许其他城市要担心这个问题,但身处长安、国之都城、天子脚下, 这个问题是不必担心的, 但凡是有余钱的人家,谁不愿意在长安置产兴家呢

相对于而言,更麻烦的问题应该是新增人口这么多, 为了供养这些人口,长安的运输压力会不会更大。

事实上, 谁都知道, 长安的物流情况从来就没有好过对于长安衣食住行的供应,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送到长安来的商品,只要价钱合适, 就没有销不掉的就这样, 长安人民还觉得短缺呢

这并不奇怪,以最明显的农产品为例,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周围就能供应, 但供应依旧不足。为了养活居住在这里脱离农业生产的百姓, 整个朝廷都是费尽了心思的。无论是陆路通道还是水道, 都是充分调动,尽力运输的。

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尽量控制都城的人口规模,供应方面的问题占主因都城是不能乱的,都城百姓的生活必须稳定而人口规模一旦超过封建社会政府能够支应的程度,那必然要乱这两者之间是互相矛盾的。

长安本身的人口而言,二三十万,供应压力已经不小,不能因为临淄有百万人口就忽视长安二三十万人口的供应难度事实上,这个时候全世界各个文明,城市规模能达到长安水平的,也是凤毛麟角呢

再加上长安不只是长安这么简单,周围的陵邑很靠近长安,实质上是共享同一条运输线的这么一看,长安的供应难度其实不下雨临淄。

按照陈嫣的思路,就等于是长安人口要增长不少相对于原有的人口来说或许不算多,但以长安的现状,陡然之间增加这样一笔,很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真要是那样,这件事如何收场

这话是很有道理,很值得忧虑,但陈嫣觉得不足为虑。

其一,长安的人口并不会真的增加那么多卖房的时候肯定会优先有长安户籍的人。这次重修长安释放的房地产需求,首先是长安本身的那些在长安住的不好,想要改善住房条件的。或者住不到长安,只能住到长安周边的人群。

这样算起来,新增人口并不会很多。

其次,真正能从外地赶来长安置产安家的,在这个时代也不会是普通人真的说起来,普通人甚至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户籍地这个时候的户籍制度可是很严厉的换个说法,来到长安的基本上就是有钱人,或这个时候认可的社会精英。

这些人是一个城市很喜欢的新增人口,首先他们的消费力就不用怀疑

有这样一批人入住,增加的物流成本并不会觉得吃力事实上,长安的老百姓衣食住行是有国家补贴的,这笔补贴并不是直接下发,而是通过隐形的方式完成。比如说国家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增加运输量而修的运河驰道,这些都是天文数字但也因此让供应长安的物料便宜了不少。

这就等于是国家补贴了长安百姓

如果长安的外地入住人口都是普通老百姓,这笔补贴就是国家出血。但如果是社会精英、有钱人呢那又是另一个概念了。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很强,一户人家还要带大量的奴仆,在地方上,有个两三家就能养活一个县城的商业了可想而知在长安能给长安带来多大的收益。

所以,整体上而言,长安或许会增加一些物流压力,但这些压力的释放并不会让朝廷亏损,反而是一笔赚钱的买卖

为什么临淄的压力大到那个地步,临淄依旧能够存在,而且还活的美滋滋原因就在于利益足够别管物流成本多大,这个城市总归是负担的起的

这个解释大家算是接受了,但别的问题还是存在。

“敢问翁主,这徭役如何安排重修长安的钱财从何而来此事又要动用哪些衙署”张汤定了定神,代替刘彻问出了这个问题。

陈嫣舒了舒身体,觉得问题总算问到了点子上。实际上从这里开始问题才算是进入了实质化阶段,说明大家已经认可了她重修长安的意见修不修长安已经不是问题了,现在的关键是怎么修

这里面门道可是很深的。

“徭役便罢了,此事不用那么复杂”陈嫣想了想,又笑着补充了一句“我经过多少事动辄牵扯几十万人的朝廷大事,我根本不知如何调配所以想了个偷懒的主意”

她说是这么说,其他的人却不会当真

想想陈嫣手上的那些产业,以交通号为例,牵扯的人、物还少吗从整个交通号看,复杂程度不超过朝廷任何一项事物陈嫣既然能做下这个,再说自己掌控不了朝廷大事的调配,就有点儿过于谦虚了。

关于这个,也是大家在彩票之事后彻底想通的。在那之前,大家也有过顾虑,觉得陈嫣能做好生意,却不一定能做好朝廷之事。现在经过彩票一事,大家的疑虑彻底消失了,前后反差,对她的信任更强

在这个前提下,大家才能更公正地看待她过去做的那些事,能够明白那些事的难度而能够完成那些事的陈嫣,大家并不觉得会被什么朝廷大事的调配难倒。

事实上也是这样,陈嫣提出的办法,说是偷懒,也是她慎重考虑过的好主意虽然确实能偷懒就是了。

“咱们招标就是了”陈嫣笑着道。

政府招标是个很常见的事情,不只是现代政府,古代政府也有招标的情况,比如以后会出现的皇商。皇室和朝廷确定皇商,本质上也是一种招标,只是在招标过程中需要考察的不只是商人能够的产品和服务、生意大小、资本规模等方面,还包括了这个商人钻营的能力

不过这也没什么,即使是现代政府的招标也要考虑一个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考虑企业的公关能力,而不是纯粹地考虑一些招标书中写明的东西。

陈嫣觉得招标能够解决重修长安的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省时省心省钱。

如果让朝廷组织人手,又或者找少府来做这些事,表面上看劳动力不用担心,技术也好,实际上会多出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召集人手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而且政府能够发动的人手再多,也有一个上限,将工程包给民间商人就不同了,可以做到多点开花。

重修长安的工程量如此巨大,不可能给一家来做,而是会划分区块,招标数家有实力的商贾来做。这些人都是做惯了这些事的,当然有各自的办法去招募人手,准备物资到时候多线并行,很快就能验收成果了

而且这样陈嫣就不必时时关注工程的方方面面了,她最需要投入精力的时候就是两个。一个是招标阶段,确定考察出能够很好完成任务的商贾,另一个就是工程做完的验收阶段,确定工程质量达到了实现约定的水平。

至于平常,也就是抽查一番工程进度、注意注意账目罢了。

这就类似于教导孩子,是家长自己上,还是花钱送到学校去。哪怕是家长水平不错,有能力教导,一般也会选择送到学校去实在是心力不能及啊真要是整天围着孩子转,做教导工作,恐怕没有几个父母能受得了。送到学校就简单多了,只需要开始的时候考察好学校,以及最后验收教学成果就好了,平常的辅导的那点儿压力相对而言根本就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