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除夜守岁(1 / 2)

京华子午 樱桃糕 2252 字 22天前

出了大理寺的门,见街上空无一人, 崔熠突然一拍脑袋, “今天是除夜我得进宫领宴八成今年又迟了。” 说着便蹿上马跑了。

周祈在后面喊“急什么, 反正你每年都迟”

崔熠在马上对他们挥挥手。

谢庸和周祈也上马东行,身后大理寺的门缓缓关上。

今天周祈没带陈小六, 他虽然也没家没业的,但在长安城有个姑母, 每年都去姑母家过元正,晨间便已经去了。

谢庸也没带罗启他们他们要在家里帮着唐伯打扫收拾, 准备除夜的吃食。

两人并辔而行, 周祈且走且跟谢庸胡拉乱扯, 说起各地过年习俗。

“听说契丹人用糯米和羊骨髓团成饭团儿放在毡帐中,元日五更天的时候随意扔出去,天明查看, 若是双数,就欢庆开宴,若是单数, 则让大巫持箭摇铃做法,曰惊鬼, 且此后七日都要待在帐中,不得外出。”

“突厥人就更奇怪些, 过年要先把头半年死去的人下葬, 然后男女穿戴一新, 聚在这丧葬之地, 若有那相悦的,小郎君们就可以去女家求聘。”

“南边人有的除夜要以红纸剪鸡贴于门上,又要杀鸡洒鸡血于门前以驱邪祟;赵地这日则不能杀鸡,要把雀鸟放生”

周祈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有的或许是真的,有的只是谣传,她一个小娘子家,说起“相悦”“求聘”半点不好意思都没有,好在听这话的谢少卿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周祈不着急回去,只任那马踢踢踏踏地走着,谢庸耐心不错,在旁相陪。

周祈又问谢庸关内道是怎么过年的。

谢庸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幕,微笑道“与京里并没什么差别。幼时家贫,不能常食鱼肉,每到元正,先母便买一只大猪头回来煮,煮熟了,片片儿蘸蒜泥醢酱调和的料子吃,我那时候觉得,这真是无上的美味。”

周祈想不到风姿特秀的谢少卿竟然是个幼时吃不上肉的,不免有些惊诧。

对上她微微圆睁的杏眼,谢庸再笑“其实,先母于鼎鼐调和之道上并不大通的。”

周祈安慰他“虽然这样比不太恭敬,但说实话,太夫人的厨艺怎么也比我从小吃的掖庭庖厨的要好一些。我疑心啊,这天下的大灶掌勺都是一个师父教的,不管是掖庭庖厨,还是我们兴庆宫干支卫庖厨,都极擅长把所有的菜肉炖成一个味儿。”

周祈的肚子也适时地咕噜了起来,午间去带证人钱三、孙四,外面店铺都关门了,周祈吃了人家钱三郎家一个菜饼

谢庸翘起嘴角。

周祈看看他,疑心他听到了自己腹内的动静儿。

到底她是个女郎,谢庸吸取上次笑她啃盘子碗惹到她的教训,只随口笑问“晚间如何过”

干支卫不像旁的禁军元正大朝会有戍卫之责,尤其亥支,负责的是“博采民意”,这会子“民”都过年呢,故而除了少数轮班儿值守的,其余诸人都放了假,能回家的都回家了,兴庆宫驻所只剩了少数像周祈这样没家没业的光棍儿。

公厨也有值守的,给光棍们做些年菜饭食,他们吃了,爱热闹的便不分支派地聚在一起打牌下棋投壶吹牛,混过一夜去,不爱热闹的便回去裹着被子睡觉,与平时无异。

周祈有的年头儿是好热闹的,有的年头儿是不爱热闹的,至于今年怎么个过法儿,周祈还没想过这阵子委实有些累,要不就回去睡懒觉算了

周祈说得随意,不知怎的,谢庸却听出些凄凉来,他也实在没见过日子过得这般浪荡的女郎。

看着马上就要到的平康坊,周祈却提出了更“浪子”的过法儿“要不去平康坊吃一夜花酒撞进哪个院子,就在哪个院子吃,吃上两盏,看支歌舞就换一家,如此一家一家吃将过去”

周祈看向谢庸“倒也颇为风流适意。”

谢庸抿抿嘴。

周祈还要邀他“一起吗谢少卿。”

“某从不喝花酒。”谢庸淡淡地道。

哦,对,周祈点头。这会子周祈就想念起崔熠来,可惜他得赴宫中大宴。其实从前的时候,像谢少卿这些大臣也要进宫领宴的,但圣人如今上了年纪,精力不济,这除夜大宴便成了皇家家宴,只妃嫔皇子公主并些得宠的皇亲宗室们在了。

周祈和谢庸停在十字路口,右行是平康坊,左行是崇仁坊,周祈对谢庸拱拱手,笑道“谢少卿,除夜吉祥,新春安康。明年再会啦。”

“周将军也除夜吉祥,新春安康。”谢庸道。

周祈拨转马头正要走,却听身后道“你要不去我家守岁算了。”

周祈回头。

谢庸舔一下嘴唇,“你不是颇爱唐伯的手艺吗”

周祈又把马头拨回来,弯起眉眼笑道“那自然是好多谢谢少卿啦。”

说着便当先往崇仁坊走去。

谢庸“”

看着马上她似连背影都写着“馋”的样子,谢庸静静地笑了。

看见周祈进门,唐伯始而惊,继而喜,不大会儿工夫就往周祈面前的案上摆了一堆的糖栗子、杏脯子、蜜渍梅、炸年糕、酥仁糖之类。

周祈搓搓手,满脸的笑,今天可真是来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