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1 / 2)

陶桐被请进内城时,神态间并无诧异之色。

他来到拒戎已经有六七天,早在见识过城中的重建工作后,就确定自己的行踪已经被发现了。

毕竟能完成这般规模重建项目的城池,绝对不可能犯下不识州牧的疏忽来。

他很清楚,自己和戚游,不过是一个揣着明白当糊涂,一个是懒得特意处理罢了。

此时见到正在品茶的戚游,陶桐上前行礼道“下官陶桐,见过王爷。”

戚游颔首示意他起身“赐座。”

客套两句之后,戚游开门见山道“早先知道州牧赴任的消息,本王已经命人在内城建造了府衙和州牧府,只待州牧抵达之后,马上便可入住。”

陶桐拱手谢道“多谢王爷费心。”

戚游便点头“想来这几日,陶大人已经看过了城中的民生建筑,不知陶大人有何看法”

“王爷与王妃之才,非下官能及也。”陶桐直接道“短短两年之后,能将被戎族侵占五十年的城池重建到这个地步,又使百姓安家乐业,盛戎和谐往来,下官自愧不如也。”

这段时间,他已经打听清楚。

城中的军务布防是北安王的人在安排,而负责安置遗民,提振民生的,则是难得露面的北安王妃。

戚游见他识趣,便点了点头。

他想了想,道“不瞒陶大人,城中的管理办法,与一般城池不同。

“如今重建工作将要完成,王妃挂念着要对城中内制进行改革,但苦于身体不便,一直未能进行改革。

“再加之王妃虽有爱民之心,但实际上,未曾为官,亦不知晓普通的城池管理之法。

“圣上将陶大人派来,正解了本王的忧虑。本王便想着,陶大人可以延续王妃本来的想法,对城中各项事务进行切割和改革,将拒戎城引入正道。”

他说这番话时,咬重了“延续王妃本来想法”几个字,言语中的暗示意味不言自明。

若是没有这几天的经历,陶桐肯定会对此嗤之以鼻。

但是亲眼见过了城中盛况,他如今对曹觅的管理办法十分感兴趣了,思索了片刻,便答应道“回王爷,下官自当尽心,不敢怠慢。”

戚游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说完了州牧的事情,他又提起自己本来就计划好的一项安排。

陶桐只见他给手下递了一个眼神,很快,守在门边的仆役便唤了声“大公子,二公子驾到。”

戚瑞和戚安入内,分别对戚游和陶桐行了一礼。

戚游便顺势介绍道“这是犬子戚瑞和戚安。”

陶桐连忙回礼,道“二位公子安康。”

“戚瑞和戚安年纪虽小,但跟着林以读了几年书,于经史文学上亦有可圈可点之处。”戚游开门见山道“但因为抗戎之事,他们不得不跟着本王与王妃留在拒戎,暂缓游学之事。

“本王知晓陶大人不仅祖上是有名的书香世家,陶大人自身亦担任过许多地方的官员,见识阅历都非一般人能及。

“此番将他们找来,就是希望让这两个孩子,在陶大人留在拒戎的这段时间,能跟着大人长长见识。”

“王爷谬赞了。”陶桐连忙谦虚道。

其实听到北安王这番夸赞,陶桐心中还是很受用的。而且堂堂一个王爷,居然把自家的嫡长子和嫡二子都送到他身边,显然也是真的信任他。

于是习惯性与戚游客套了几句之后,陶桐便收下了这两个不记名的学生。

仆役适时端上茶盏,戚瑞和戚安便识趣地上前,给自己的新老师奉茶。

看着两个虽然年纪不大,但行动间已自成风度的孩子,陶桐面上不显,心中其实已然十分高兴。

他哪里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这两个受过曹觅影响的孩子,会就各种封建的礼仪与制度,与他辩驳争论,将他气得少吃了好几餐饭。

但此时,不论是陶桐还是两个孩子,对于未来都充满这无尽的期许。

半个月后,陶桐的家人终于来到拒戎。

这些人不仅包括陶桐的仆役下属,还有陶桐的一种亲眷。

知晓曹觅怀孕的消息,陶夫人便在某日带着自家的小女儿,上门拜访了曹觅。

此时曹觅已经将近分娩,挺着个大肚子做啥都不方便。

但是看到陶家的小娘子,还是稀罕地直称赞。

戚然坐在一边,撇了撇嘴小声地朝着戚安道“娘亲果然是喜欢女孩儿的。”

戚瑞和戚安由于拜了陶桐为师,这几日间已经登门拜访过,对着老师家这个小千金有些印象。

戚安想了想,道“嗯要是和你比起来,我也觉得陶若更可爱一些。”

戚然闻言,不满地转过脸瞪着他。

他故意道“哼,我也只想要大哥,不要你”

戚安不屑地撇过头,不再理会他的无理取闹。

“民妇听我家老爷说,城中内务都是王妃一手主持。”另一边,陶夫人抱着陶若,温声与曹觅说着话,“王妃果然是女中俊才。”

曹觅摇了摇头。

她道“我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比普通人多读了几本书罢了。”

“曹家当年可是藏书大家。”陶夫人感慨道“但王妃能够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旧饱读诗书,本就不易了。

“哎这世间女子,哪有几个能有幸识文断字呢。”

曹觅见她神色间有些不对劲,便转移话题道“陶夫人何出此言呢

“说起来,若小娘应当四岁了吧可找好了启蒙的女夫子”

她本意是想着陶家刚来拒戎,如果陶夫人有什么不方便的,自己可以帮上一帮,可没想到听到自己这么说,陶夫人却沉下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