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邓知州就这么愣头愣脑地傻看着自己半天也不放个屁。
顾大都督顿时不乐意了,干咳了一声开口言道。
“怎么,莫非邓知州你对于本督意欲在交州屯田有什么意见不成”
邓知州看到了顾达那双铜铃大眼一瞪,总算是打了个激灵清醒了过来。
“不不不,下官,下官现在脑子有点乱,得好好捋捋”
“下官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之前下官多次请求大都督屯田。”
“大都督都觉得嗯,都觉得不是时候,不知为何现在大都督改变主意了”
看着跟前这位肤色黝黑,岭南人士出身的交州知州那直愣愣充满狐疑的眼神和表情。
顾达抚着自己那浓密的胡须,不禁呵呵一乐。
“那自然是因为当时本督才来到这交州主掌军政,对于交州的风土人情一概不知。”
“若是贸然屯田,得不尝失的话,反而辜负皇恩。”
“所以,本督虽然没有答应你,可也没有拒绝于邓知州你。”
“经过了这一年多来的走访和巡视,本督也已经心中有数,这交州之地,地确是地广人稀。”
“若是能够大规模的屯田,自然能够吸引来更多的百姓,也利于我大唐对于此地的掌控”
看到这位嘴皮子都快要舌绽莲花的顾大都督,邓知州整个人都越发地显得迷茫。
是自己的三观倒置了,还是特娘的这位之前根本不理会民政的顾大都督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忧国忧民。
不过好在,既然这位顾大都督乐意支持这屯田,对于一心想要做出政绩的邓知州也是一件大好事。
等到邓知州毕恭毕敬地将这位顾大都督恭送出衙门之后,抚着长须,一脸的疑惑。
一旁的主薄也感觉这里边怕是有什么问题,凑到了邓知州的身边小声地嘀咕道。
“知州,大都督这是怎么了,之前对于屯田之事压根就不想理会,这会子突然一下子如此着急。”
“不但是调派兵马屯田,还要求咱们号召百姓垦荒。”
邓知州抚着长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里边必有蹊跷。”
“对了,这段时间,可是朝廷有来使不对,若是朝廷来使,要求屯田,那本官也有知晓的权利。”
“知州,下官倒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知知州你可还记得,顾大都督曾经接待过一位来自长安的贵客。”
邓知州扫了主薄一眼,反应了过来。
“你说的是那位卫国公府的李二郎吧卫国公乃是顾大都督多年的顶头上司。”
“对于顾大都督提携甚多,这些事,顾大都督都曾说过,他厚待于李二郎,这倒也不奇怪。”
“不不不,下官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位李二郎前些日子回来了。”
“下官还听说,咱们这位顾大都督也不知道的怎么回事,划了几百亩田地交给那位李二郎耕作。”
“难道说,这里边有什么联系”邓知州一脸懵逼地摇了摇头。
“罢了,先不管这些,重要的是,既然顾大都督乐意屯田,这正合本官心意。”
“而等速速草拟公文张榜告民,这些,可都是我等的政绩所在,有劳诸位多多辛苦”
一干官员赶紧还记,纷纷保证一定会努力督促交州百姓们大开恳,反正现在是农闲。
与于让那些家伙呆在家中闲散,倒不如让他们多开垦一些田地。
没两天的功夫,整个交州以及周边地区,都出现了难得的热闹场面。
无数的百姓们扛着锄头牵着耕牛,推着犁,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州大开发。
李德奖这位立志要成为名震天下名垂青史的游侠儿,对于这样的场面,并不感到有多惊讶。
他的全副心思都在那一千多亩种植三季稻的水田上,还有那些志周道合的同伴们也都怀着同样的心情。
满心期待着这些三季稻能够茁壮成长,早日丰收,他们才好带着这些丰收的三季稻。
前往长安,让朝廷,让天下人都知晓他们的功绩。
不过李德奖倒也不忘记给程处弼去了一封书信,告诉这位处弼贤弟他已经深入林邑国寻找到了三季稻。
并且已经在交州都督的帮助之下,开始在交州试种,相信用不了多久,贤弟你就能够看到愚兄我王者归来。
而顾大都督也写下了一份屯田奏折,命人送往长安。
思来想去,最终他还是强忍住,没有将那三季稻的事情写在奏折上。
不过,他还是给李靖这位恩公也写了一封信,告诉这位大唐军神,你家二郎就在末将治下。
正在学着农人耕作田地,着实夸奖了李二郎扎实肯干是个好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