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第三个小时的时候。
时间差不多已经过了中午。
不少围观这次比画的观众们,连午饭都没吃,就等着结果出来。
但对一些画家和收藏家来说,在双方落笔后的第一个小时,就已经有结果了。
这就像是看着一只猫,不会随着时间推移长成狗那样,绘画技巧的各项基本功,是在每一个线条,每一块颜色中体现出来的,好一点就好一点,每个地方都会好一点。
从布局和打底的情况来看,吕国楹的那个弟子,显然是技高一筹的。
却也并非令人诧异的惊艳。
但考虑到高凡的年龄,和大三学生的身份,也的确让人感慨又一颗国内油画界的冉冉新星正在升起,吕老爷子还是慧眼识珠。
到这也就算了,很多参展的成名画家,只是觉得好奇过来瞧一眼,随即就各自散去。
即便是吕国楹的弟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在他们眼中,也不过就是菜鸡互啄。
倒是围观的闲人越来越多。
很多市民朋友在参观完双年展,发出一通画得真像画得有点有像画得不太像的感慨后,来到这个新奇的创作空间,不止看着两位美术生在此现场作画,还试着拿起画笔自己涂抹一点啥,总之,人是越聚越多,专业性浓度却是越降越低。
主任倒是全程关注高凡,自己的学生,能不关注么。
瞧着高凡的创作,主任又是欣慰又是苦涩。
欣慰在于,这个以全校第一名考上天美的烂泥,终于在这一天变成了浑金璞玉,瞧着高凡专注作画的样子,以及他笔下那些线条与色彩的涂抹成型,一位未来大画家模样,也在主任眼中慢慢成型。
苦涩在于高凡仍然在画蛆,万蛆奔涌是没有万蛆了,也有人了,所以就变成了蛆人么
已经开始涂抹颜色的画作上,整体感观宛如好莱坞惊悚电影的海报,近景是个舞动着四肢的蛆人,他攀在地上用一种难以形容的流畅感向前行进,而蛆人脚下则是一道长长的黑色铁桥,一直向上延伸到画布顶端,那边已见天光,似乎在从黑暗走向光明,而引导这份光明的,那是那个手握一本书的背影。
整体画作的布局,非常具有冲击力,蛆人所在位置阴暗感十足,其诡异形体极具震摄性,随着色彩的逐步完成,让人一眼望去就觉浑身起鸡皮疙瘩,已经不止有一个围观群众仔细瞧了一会儿之后,抱着肩膀说着有点可怕吓人恶心。
而画作上方的光明处,虽然占比小,但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特别是画中的人形,明明只一个背影,却让人感觉他牵引着光明。
这种布局上借暗喻光,以大见小,从近而远的设计,在主任的教学生涯中,为学生们展示过无数次,是比较经典的空间结构之一。
它能够有效的让有限的画布呈现无限的容积。
此刻见着高凡将其演绎,虽然不能说是完美,但比起半个月前的高凡,已经绝对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天才就是天才,一经开窍,其势就能腾跃九天啊
主任看向高凡的目光,已是充满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