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 36 章(2 / 2)

高嫁 春溪笛晓 2605 字 9天前

这人能在鹤庆书院活得这般潇洒自如,想来学识和能力不会差。

虽不知他为什么要激寇世子去参加什么书画大比,不过寇世子多参与参与这些书院举办的交流活动不是坏事。

这本来就是她怂恿寇世子来鹤庆书院的目的之一。

寇世子有了目标,草草把卷饼吃完,又不计前嫌地问起那“老生”关于书画大比的事。

这厮兴头上来了,还让姜若皎自己先回去,他要赶早去把名报上,免得回头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姜若皎深知寇世子想一出是一出的性情,自是不会拦着。

她目送寇世子跟着人跑远,又去寻柳春生了解京城那边的事,并通过柳春生结识了几个年长些的老生。

鹤庆书院的学生嘴爱聚在一起谈天论地。

姜若皎是新来的,年纪又小,大伙本只当她是来旁听的,后来见她话不多,每每开口却能一语中的,还能提出不少中肯有用的建议,众人也就不把她当外人看了,讨论起来一点都不避着她。

末了也不知是谁起的头,说想去看望一下陈夫子,赢得了其他人的一致认同。

陈夫子为人方直、待人宽厚,妻子成婚多年无所出也没纳妾或者另娶,夫妻俩一直恩爱得很。

后来妻子病逝,陈夫子伤心得很,多亏了有杨峰清这个让他十分满意的学生在,才叫他没随着妻子撒手人寰。

这些年他一直把杨峰清当亲儿子一样教,没想到杨峰清去了趟京城便有去无回,眼看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陈夫子如何能接受

自从得知杨峰清被判了秋后问斩,他就一病不起,每日缠绵病榻,说不准杨峰清没了,他也会跟着一命呜呼。

姜若皎自是要跟着去的,她与柳春生他们一同出了书院,凑钱备了些病人适合吃的瓜果点心前往陈夫子家。

陈夫子父母已逝,妻子又病故,膝下无儿无女,家中只一老仆忙前忙后,看着冷清得很。

见柳春生一行人来了,老仆鼻子一酸,拉着柳春生的手感慨:“多亏了你们还时常来看看我们老爷啊。”

姜若皎心里也是感触良多,很为陈夫子的遭遇叹惋。

她没听过陈夫子的课,柳春生他们进屋与陈夫子说话,她却是没法凑热闹的。

见老仆张罗完茶水正要去准备晚饭,姜若皎捋起袖子说道:“我是刚到书院的新生,与陈夫子说不上话。不如我来做顿晚饭,看看换个口味陈夫子能不能多吃点”

姜若皎这么热心,老仆不好拒绝,径直领着姜若皎去了厨房。

陈夫子卧病在床,平时一日三餐都得喝粥,别的东西根本用不进去,且还用不得辛辣刺激之物。

姜若皎把厨房里的食材和调料看了一圈,心里有了打算,熟门熟路地开始备米备菜。

正值炎夏,大伙食欲都不太好,姜若皎准备先做一锅清甜解暑的红豆沙,再做些软糯好入口的绿豆糕,正好可以供他们边说边品尝。

至于晚饭正餐吃什么,再做一锅河鲜粥就是了,这边邻近码头,随时都能从渔家那弄到最新鲜的鱼虾。

老仆瞧着姜若皎动作熟练,显见是个常下厨的,顿时放下心来,把火生好便依着姜若皎的意思出门买河鲜去。

等老仆回来时,姜若皎已经把红豆沙和绿豆糕做好了。

都是常见的吃食,经她手做出来却大不相同,不管是色泽还是品相都让人食指大动,恨不得立刻尝尝看。

姜若皎接过老仆用柳枝穿着提回来的活鱼,柳春生正好发现她不见了过来寻她。

姜若皎道:“柳师兄来得正巧,你和陈伯一起把茶点端出去分了。”

柳春生昨日已经尝过姜若皎的手艺,见姜若皎一转脚的功夫就差不多把晚饭给张罗好了,不由感慨道:“有姜师弟在,我们以后有口福了。”

姜若皎笑了笑,着手宰鱼去。

她杀鱼杀得熟练,不仅去鳞去得快,连去骨都很有一手,三两下便把鱼刺都弄没了,又把肥嫩的鱼肉片成一片片。

中途有自诩厨艺不差的人想来帮忙,见识了姜若皎的刀工后自叹弗如,化身狗腿子在旁边打下手,说是让姜若皎给他学上两手。

很快地,诱人的粥香从厨房飘了出去,飘到了陈夫子的病房中。

陈夫子形容枯槁地靠在枕上,勉力应付着来自学生们的关心。

柳春生他们递上来的糕点他也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只是于他而言现在吃什么都没滋没味,夸起来自然十分勉强。

柳春生他们都面带忧色,在心里止不住地叹气。

直至粥香飘来,所有人精神莫名一阵,心里不由得好奇起来:怎么会有这么香的粥

陈夫子也是一怔,不知想起了什么,一时竟恍惚地出了神。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随随便便就被人拐跑的世子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