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 73 章(1 / 2)

高嫁 春溪笛晓 3060 字 8天前

姜若皎两人相携来到勤政殿外, 不其然地与卢重英碰了个头。

天色还早,开泰帝还在与朝臣商议朝政,没有立刻宣见卢重英。

卢重英见他们小夫妻俩来了, 眉头动了动,问道:“殿下和娘娘怎么来了”

说话时卢重英还多看了姜若皎一眼。

勤政殿鲜少有女子进入, 便是后宫之中有女官, 也极少会让女官接触前朝的事, 大抵还是在处理后宫诸事以及宗妇事务。

要说有没有特例, 那也是有的, 比如先皇和废帝都曾把宠妃带到勤政殿寻欢作乐, 后来被劝谏了他们也积极改正:连自己都不来勤政殿了。

还有就是废帝刚登基时太后临朝, 太后也曾在勤政殿垂帘听政。

只不过太后任用的都是她偏信之人,真正的能臣和铮臣都被她贬谪到偏远的地方去了, 给众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就卢重英知晓的情况来看,现在朝臣们防备太后和外戚防备得跟防贼似的,他这个皇后的兄长也在被防备之列, 回到京城后一直在坐冷板凳。

卢重英对自己的仕途倒是没多大野心,只是想在有需要的时候帮妹妹和外甥一把而已。

单论他自己的话, 大不了他就带着妻儿啃老去。

太子殿下不知自家舅舅心事重重,与他说起在大狱之中查问出来的情况。

那女犯人受了大刑后招了大半实话,只瞒了一部分没说,所以供词看起来有因有由, 没什么大漏洞。

可就他和姜若皎问出来的情况来看,她瞒下的部分才是更要紧的:她根本不想保什么孩子、保什么家人。

正相反,她很清楚敲登闻鼓必死无疑,所以才毅然去击鼓鸣冤、扩大影响,并且把每一个涉案之人都供认得清清楚楚。

她就是想给太子泼脏水、想让全家给自己陪葬、想污蔑有从龙之功的西南家族

至于为什么对方受了大刑都没说的东西, 姜若皎只是冷冷淡淡地看了她几眼她就崩溃地说出一切,太子殿下自己也想不明白。

卢重英听完事情原委,心中震惊无比。

他赫然发现这两桩案子竟出奇地相似。

要知道诬陷皇后的事,也牵涉到林家表弟这个虎贲骑统领。

那个禁卫在被反复审问之后,还是说他当初和林家表弟有过命的交情,起初还一起立的功,他就是想帮帮为情所困的同僚。

直至卢重英对他说再不如实供认开泰帝就要把他当刺客处置、可能会累及他家人,他才后怕地说出他有段时间出去借酒浇愁有人蓄意接近他,煞有介事地与他说起皇后的旧闻

他与林家表弟以前确实有过命交情没错,只不过后来林家表弟步步高升,他却因为喝酒误了事只能当个不尴不尬的禁卫。

眼看林家表弟一跃成为虎贲骑统领,他却永远没有了升迁希望,心里越发不平。

所以他想让林家表弟失去圣心

这禁卫私底下托人去查过林家表弟与皇后的事,发现当地人都说得有模有样,想来是确有其事

正好宫宴当日轮到他当值,他便寻了个好时机把纸条送到卢皇后手上去,还巧妙地让开泰帝远远看个正着。

他是军汉出身,没读过什么书,连字都是让儿子代写的,说是要帮同僚约个贵女,儿子就傻傻地帮他写了。

他本以为自己送个字条就跑,靠着从军多年的经验很容易脱身。他可是在蛮族眼皮底下装过死人捡回一命的

现在得知送个纸条就要被当刺客累及全家,他后悔得嚎啕大哭,十分悔恨自己一时鬼迷心窍做出那样的错事来。

两桩案子看似毫无关联,实际上从手法和动机来看竟都如出一辙:这对皇后和太子的同时,还让开泰帝对追随自己“清君侧”的有功之臣心怀芥蒂。

即便最后事情查明了个水落石出,刺也在开泰帝心里扎下了。

试问哪个当丈夫的愿意重用曾与自己妻子有过那方面牵扯的部属

至于那些试图用个青楼妓子来污蔑太子的人,恐怕也不会给开泰帝留下什么好印象。

更可怕的是,背后之人甚至不需要做太多的事,他只需要派人挑唆和引导一下,这些人就自己去把那些足以株连全家的大事给干了。

一想到有这么一个人蛰伏在暗处搅风搅雨,卢重英只觉如芒在背,难受得很。

卢重英把有人拿陈年旧事诬陷皇后的事给姜若皎两人讲了,又看了眼勤政殿的匾额,低声劝告姜若皎:“有不少大臣在里面,一会他们出来时看到娘娘怕是会心生疑忌,不如娘娘还是回东宫去等消息吧。”

姜若皎还没回答,太子殿下就说道:“不行,我都没太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要是父皇问起来我根本说不清楚,阿皎自然是要和我一起进去的”他说完又气愤地骂了起来,“真是岂有此理,他们居然还敢污蔑母后,真是太过分了”

太子殿下正和自家舅舅骂着使坏的人,一群朝臣就从勤政殿内鱼贯而出,恰好把他的话听个正着。

瞧见太子殿下左边站着个卢国舅,右边站着个太子妃,嘴里还念叨着皇后,他们眉头直跳。

这势头不太妙啊。

哪怕心里再怎么犯嘀咕,见了太子和太子妃他们还是要上前见礼的。

太子殿下不知他们已经心生警惕,客客气气地给他们回了礼,就拉着姜若皎往勤政殿里跑,找他爹说起他们问出的内情去,重点讲有人暗中针对他们母子二人,要他爹一定要赶紧被躲在背后的人揪出来,好好保护弱小无助的妻子和儿子

眼瞅着儿子越发蹬鼻子上脸,开泰帝揉揉眉心,转而向卢重英和姜若皎问起详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