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秒1。
这个数字出现在电子屏上时。
正在练200米跑的几个运动员愣了一下。
有人说:“哎,时伟哥又跑出11秒1了。”
而正在原地跳跃准备开跑的田时伟听到这句话,瞧着那电子屏,也点点头:“嗯,我又跑出11秒1了哎不对啊”
不是我跑的啊。
田时伟意识到这件事,然后和队友面面相觑。
不怪他们如此反应。
而是11秒1,或者11秒2,这个数字,在鹏城省短跑队内,基本是专属于田时伟的,当然,其他人在天气、风速合适的情况下,也跑出过近似的速度,但那时田时伟已经能跑得更快了。
总之,今天的天气晴朗,风速正常,谁能跑出11秒1
所有人都把目光望向终点处那两个运动员,是徐太明么不大可能,徐太明大家都太了解了,只等着这次全运会后退役的运动员,如果能跑这么快,他就不会退役了。
除了徐太明,就是那个皮肤黝黑的高个了。
也不太可能吧
卢梭望着电子牌上的时间,并不觉得意外,状态栏已经预演了一切。
这是经过了十来天的适应性训练,再度把力量提升了2点后,身体终于习惯了爆发节奏,并选在最后30米使用这个技巧,而得到的结果。
之所以选在最后30米使用爆发,倒不是因为教练陆锦荣的提示,陆锦荣并不清楚技巧的存在,给的意见,只能做参考。
选择在100米尾段使用爆发,是因为卢梭发现如果在启动的时候,就使用爆发,虽然会获得很快的启动速度,在短时间内甩开竞争对手,但一旦爆发效果消失,他的速度反而会变得比平时慢。
应该是使用爆发后身体会陷入短时间的疲惫状态所以,技巧不是神迹,因使用技巧而获得的提升,都是从卢梭身体潜力中挖掘出来的。
现在,卢梭的耐力值是,600。
原本是00。
刚才使用爆发,消耗的耐力是15点。
也就是说,随着卢梭对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对爆发技巧的契合度也在提升,直接结果就是消耗变少了。
卢梭仰头看着蓝天白云下的电子牌,那上面显示着11秒1这样优秀的成绩。
如果爆发技巧的消耗进一步减少,那么是不是可以一场100米比赛中使用两次爆发
稳稳进11秒啊。
而这时,被震惊的世界才开始重新转动。
教练陆锦荣挥手抬卢梭叫过去:“你后30米面加速了”
“对。”卢梭点头。
“为什么不全程加速”教练问。
“体力不够,只能持多。”卢梭说。
“为什么”教练想继续追问为什么,或者想说这不科学。
但人体就是科学最大的谜题,教练练了一辈子体育,越发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换句话说,在短跑项目上,能跑出来就是科学的,就是正确的。
“再跑一次”教练问卢梭。
卢梭瞧瞧自己的耐力值,够了,于是点点头。
“徐太明,再跟卢梭跑一次”教练挥手。
原本排队等着跑的下一对选手,就被抛在一边了,但他们并不介意,或者说,他们也非常好奇,这11秒1,是撞大运跑出来的吧
也会有某个运动员忽然状态特别好的情况,但11秒1也着实夸张了些。
大家都围了过来。
教练四周瞥了一眼,并没有驱赶他们,或者说,教练现在的心思不在这,他目前最关注的,就是验证卢梭的成绩。
卢梭和徐太明重新站在起跑线前。
徐太明瞧着卢梭,卢梭瞧着终点。
“准备好了”教练问。
准备好了。
啪
发令枪响。
今天的第二次试跑。
十秒时间,一瞬即过。
卢梭领先徐太明好几个身位的冲过终点。
所有注意到这一幕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然后动作非常整齐的去望向电子计时牌,由于不是正式比赛,所以没有输入运动员的名字,计时牌上只显示两次经过终点的速度。
11秒和11秒6。
比上次的成绩,都有了01秒的变化,快的更快了01秒,慢的则更慢了01秒。
我草
几乎所有的短跑运动员都在心底浮现出这两个字,跑到11秒了啊
11秒5和11秒可不是只有05秒的差距,那是二级运动员和一级运动员的差别,是省运会一般参赛选手和大腿之间的差别,是只能进入全运会大名单和有机会在全运会上露个小脸拿个成绩的差别。